WFU

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

什麼是電療、化療、標靶藥物、免疫療法?用白話文說給你聽






癌症的治療,起源於十八世紀左右,當時的醫師就曾經有用手術切除腫瘤的紀錄。往後一兩百年間,放射線治療、化學治療陸續被發明,並且被廣泛使用。直到近代創新的標靶療法、免疫療法,又再度為抗癌帶來了新希望。

但是,這麼多複雜的專有名詞,往往讓病人跟家屬無所適從。這篇文章,將會儘量用淺白的文字介紹治療原理,讓大家有個整體的概念。

 

為什麼會得癌症?


要講治療之前,首先必須知道「癌細胞是怎麼來的?」以及「癌細胞的特性」。

就像大壞蛋剛出生時,也只是個天真無邪的嬰兒,我們的癌細胞,也是由正常細胞轉變而來的。

細胞有一定的壽命,也會耗損,因此會自體分裂,補充耗損的細胞。當分裂時,基因可能會因為種種因素產生突變。而接觸到致癌物質,就像交到壞朋友,會加速這個突變的過程。突變累積到一個程度,就變成不受控制的癌細胞了。

不過我們的身體,還有一個保護機制,也就是「免疫系統」。免疫細胞會像警察一樣到處巡邏,辨識出不正常的細胞,給予致命一擊。如果能躲過免疫攻擊的癌細胞,才能存活下來並繼續壯大。

那麼癌細胞有什麼特性呢?它可以無限制地分裂,生長速度又很快,短短時間就製造了一堆同伴。而且還會隨著血液淋巴到處轉移、攻城掠地,最後侵犯到正常細胞生活的空間、搶走它們的養份。

所以接下來的治療,我們就是要針對癌細胞的生成特性,對症下藥!





放射線治療


放射線治療,簡稱「放療」或是「電療」。就是用高能量的放射線,照射腫瘤所在的區域。因為正在分裂時的細胞對放射線較敏感,而癌細胞相較於一般正常細胞來說,分裂更加旺盛,所以也更容易受到幅射線影響而死亡。

正常細胞比較少分裂,相對來說對放射線比較不敏感,而且受傷之後,自身的修補能力也比癌細胞強。因此我們可以用「多次治療」的方式,重複對一個部位進行電療,慢慢殺死癌細胞,並且在中間的空窗期,讓正常細胞有時間自我修補。

在醫院,通常「放射腫瘤科」是一個獨立的部門,各科醫師如果評估後覺得手上病人需要接受電療,就會把病人轉介至放腫科門診,由放腫科醫師專門負責電療計劃。但其他的化療、標靶免疫等等,一般還是由原主治醫師處理。




化學治療


化療起源於兩次世界大戰時的毒氣—芥子氣。其實化療藥物對人體來說就是一種毒藥,它會抑制所有生長週期內的癌細胞及正常細胞,尤其是正在快速分裂的細胞。因此,雖然化療可以全身性廣泛地殺死癌細胞,但一些分裂比較快速的正常細胞也容易受影響,造成所謂「副作用」。

我們人體細胞哪些比較常分裂呢?通常是持續生長的細胞,或是常常受損、需要補充的細胞。例如毛囊、皮膚、口腔腸胃道黏膜、血液細胞、生殖細胞。所以也會產生掉頭髮、皮疹皮膚炎、嘴破腹瀉、貧血或免疫力降低等等的症狀。

最常見的給藥方式是像打針一樣,從靜脈注射藥物。但因為化療藥物對週邊血管的刺激性比較大,有些病人必須開刀放置一個人工血管,從人工血管投藥。

化療藥物的選用頗為複雜,通常都會合併使用不只一種藥物。雖然有所謂的治療指引,但醫師還是會按照個人經驗及病人對治療的反應去做調整,並非所有情況都一體適用。





標靶治療


前面說過,正常細胞如果經過很多基因的突變,可能就會變成癌細胞。隨著科學的進步,這些特定的基因突變逐漸被一個個揪出來。例如說,有的突變會讓細胞表面長出異常的蛋白質,造成細胞不受正常生理的調控。有的突變會製造激發細胞生長的酵素,或是促使腫瘤周圍長出新血管。

我們可以透過抽血,或是取一些腫瘤組織去做基因檢測。如果發現癌細胞帶有特定的基因突變,賓果!就可以使用專門針對這個突變的藥物,精準地打擊癌細胞。這就叫做「標靶療法」,標靶藥物像支利箭一樣,精準地射穿癌細胞上面突變的靶心。

跟電療、化療比較起來,由於標靶藥物不會攻擊正常的細胞,因此相對來說病人比較能夠承受。但是要小心的是,癌細胞很狡猾,會再度突變,因此標靶治療有可能用了一兩年後會產生抗藥性。此時就必需更換藥物或加入其它療法。





免疫治療


免疫療法是近幾年內的最新發展。它跟其它療法不同,並不是直接攻擊癌細胞,而是喚醒我們體內巡邏的警察—免疫細胞,使它們可以辨認出癌細胞、並且從束縛中解放出來,進而摧毀腫瘤。

目前台灣通過衛福部核可的免疫治療藥物,只有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」。其他如細胞免疫治療等,國外也在陸續發展中。

化療和標靶會因為癌細胞突變而產生抗藥性,免疫治療則相反,突變愈多,癌細胞愈可能因為和正常細胞不一樣,而被免疫系統抓出來。恰好可以彌補前兩者的不足之處。


最後,本篇文章寫的只是通論跟一般情形,醫學沒有絕對,凡事都有例外。且健保給付規定也時時在變,癌友還是要依照自己病況跟醫師溝通討論,一起合作找出理想的治療方案!

(本文保留所有權利,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未授權轉載)